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历史下:6.2《学术思潮和教育》素材(旧人教版)

高二历史下:6.2《学术思潮和教育》素材(旧人教版)_第1页
1/9
高二历史下:6.2《学术思潮和教育》素材(旧人教版)_第2页
2/9
高二历史下:6.2《学术思潮和教育》素材(旧人教版)_第3页
3/9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二节 学术思潮和教育素材一、学术思潮存在主义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之一。形成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德国,由德国哲学家 M海德格尔和 K雅斯贝尔斯创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存在主义传入法国,得到很大发展,这期间,法国出现一批存在主义哲学家,如 J.-P.萨特、M.梅洛.庞蒂、G.马塞尔等人,其中,萨特的影响最大。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存在主义在美国逐渐风行。但从 60 年代后期起,存在主义在西方开始衰落。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存在主义哲学家对探究世界基础和本质的传统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都一概采取否定态度。他们也强调本体论、世界观问题在哲学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传统哲学的错误不在于研究本体论问题,而在于其研究方向不对。尽管存在主义者对本体论的具体论述各有不同之处,但他们都肯定本体论的根本任务不是论述外部世界或者精神的存在,而是描述人的本质的存在、即个人的非理性的意识活动的存在。他们宣称,他们的本体论不假定任何前提,只是对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揭示和澄明,从而避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其实,他们是把个人非理性心理活动的存在当作其前提,而且并未越出个人中心论的范围。因此,尽管他们自称其本体论是一种抬高人的地位的人道主义理论,实际上却是一种使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和非理性的理论。同时,在认识论、伦理学等方面,存在主义者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为了达到真正的实在,只有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即通过烦恼、孤寂、绝望等非理性的心理意识直接体验自己的存在,从而否定理性和科学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存在主义者伦理学的核心是自由,他们认为,自由不是人的某种特殊属性,而是人的本质。自由等于人的真正存在,它既不服从上帝或任何绝对权威,也不受任何自然或社会规律的约束。存在主义的社会影响基本上是消极的,但是,它提出要重视和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尊严、人的自由等问题,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萨特J.-P.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1924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历史下:6.2《学术思潮和教育》素材(旧人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