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珍珠鸟》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学情分析:从默读课文入手,然后放手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梳理问题,确定需要着重讨论的问题,引导自读,组织沟通。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 12 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提高默读能力。教学理念:落实提示中提出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沟通”的理念。教学重点:对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教学过程:鸟语倾听,诗歌引读。1、鸟语倾听: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爱鸟儿吗?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亲热朋友,古人就有很多描写有关鸟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可配以悠扬的鸟鸣声)(1)“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街衣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前戏,多从幕上飞……” (《燕燕于飞》江总)(2)“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三绝句》杜甫)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学们,欣赏完这些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老师引读:诗人笔下的小鸟(燕子、鸬鹚、黄鹂、白鹭),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老师:不知道大家课文读的怎样,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把课文读的有感情那就更了不起。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吗?下面哪位同学来试一试?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三、合作探究,体味情感1、你发现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得什么样呀?而“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2、我这样做小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珍珠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