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 5 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诗意,懂得爱惜春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漂亮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引出课题:春晓。 解题:解释“晓”的意思。 2.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 jué,啼是二声。(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2)指名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边读边思考)。 3.细读课文 结合插图与实际理解前二句诗。 (1)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看图自悟,讨论)。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4.再读课文,准确把握。 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自己试读; (3)和同学沟通; (4)指名读,读读评评,并配乐朗读。 5.拓展延伸: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说一说大家自学一下,如《咏柳》(学生自学,师点拨)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 14 个生字,会写“隙、暇”等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行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方什么?(比方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苦恼,只有欢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