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学习心得幼儿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学习心得范文 1 校长给我们老师开会时,常常会说:“我们老师尤其作为特教老师,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是一笔良心账。”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决你个人的态度。面对学生,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常常听到有些老师说,自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良心原来是一个模糊且抽象的概念,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做出确切的评价,好在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为这颗“良心”进行了量化,提供了参照物。所以当从你口中说出“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时,参照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你得扪心自问, “我真的问心无愧了吗?还是在躲避责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想不管教育的结果如何,你都能坦然面对,心安理得! 我认为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是对从事老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老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老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中的第 6 节终身学习感受最深。《法律规范》第 6 条是这样说的: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究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老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之一,教育工作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学科进展的动向和最新讨论成果。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由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随着网络的进展,学生接触世界的方式与速度比之前有质的飞跃,但是学生面对的解疑者还是仅有老师这一条路径。因此我们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的压力,自我学习充实的压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教学相长在此给予了更多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内容是不断进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现今的知识成倍数地增加,对教学内容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修正;而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释形成新的方向。这就要求老师时刻注意本学科、邻近学科的进展动向;了解社会进展中的新问题,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更新教学内容。 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前述中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决定老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