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2)符号:可逆反应用“”符号,而不用“===”表示。(3)特点:在□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2.化学平衡的建立(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 等于 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正、逆反应速率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反应开始时v(正)□>v(逆)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反应过程中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平衡状态时v(正)□=v(逆)≠0各组分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化学平衡的特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造成了 v 正≠v 逆,其具体情况如下:①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③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① 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 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② 具体应用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增大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 v(正)、v(逆),平衡不移动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1)2H2O2H2↑+O2↑为可逆反应。(×)错因: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才是可逆反应。(2)恒温恒容下,反应 A(g)+B(g)C(g)+D(g)体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错因: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为定值,恒温、恒容时,无论反应是否达平衡,其压强均不变。(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停止了,不再反应了。(×)错因:化学平衡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