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和能源跨区域调配一、中国能源的基本国情:资源状况:总量大,品种多;人均占有量少。消费状况: 消费总量大,人均消费低;消费结构单一。利用状况:单位产值能耗高,利用率低。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一)、能源消费的主体是 煤炭(约占 70﹪,且短期内难以改变)1、原因:储量大(居世界首位,还可出口到多个国家),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2、产生的问题; 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大量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排放 SO2、C O 2,产生酸雨危害、温室效应。) 外运加重交通压力 堆放占用土地、港口 火电加重缺水 开矿引发生态破坏3、从全球来说,我国的优势能源资源是:煤炭和水能(但水能的开发利用程度低)。 (二)、石油需求量增长快,对外依存度高(1993 年后我国以成石油净进口国) 原因: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石油探明量不足,增产困难。 (三)、世界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是: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为此,我国应加大水能、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尤其应把水能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原因:水能清洁、可再生;水能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 ) 三、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的措施: “开源”与“节流” 加大西部、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开发新能源和水能; 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包括进口地区多元化、运输线路多元化、运输方式多元化等);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 【案例】1、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材料一: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 5-10 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 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外经验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圈定浙江镇海、舟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 4 个石油储备基地。 材料二: 读下图 材料三 我国进口原油中的 80%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最近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 1200 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途径:中东、俄罗斯、缅甸等国或地区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