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1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涉及本节知识点的高考题型是选择题或填空题.有时在大题的条件或结论中出现,所以在复习中不宜做过多过高的要求,只要灵活掌握小型综合题型就可以了.要掌握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不等式的解集为背景考查集合的交、并、补的基本运算;要能够利用集合之间的关系,利用充要性求解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要掌握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命题真假的判断;还得注意以新定义集合及集合的运算为背景考查集合关系及运算.要活用“定义法”解题,重视“数形结合”,定义是一切法则和性质的基础,是解题的基本出发点,注意方法的选择,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要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与明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交流问题的能力.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集合的概念及运算1.集合的运算性质及重要结论(1)A∪A=A,A∪∅=A,A∪B=B∪A.(2)A∩A=A,A∩∅=,∅A∩B=B∩A.(3)A∩(∁UA)=,∅A∪(∁UA)=U.(4)A∩B=A⇔A⊆B,A∪B=A⇔B⊆A.2.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1)数轴法: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法求解.(2)图象法: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图象法求解.(3)Venn 图法: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 Venn 图法求解.【方法技巧】解答集合问题的策略:(1)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换是顺利解题的关键.解决集合问题,要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抓住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2)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韦恩图的作用;(3)含参数的问题,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二、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充分、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若 p、q 中所涉及的问题与变量有关,p、q 中相应变量的取值集合分别记为 A,B,那么有以下结论:p 与 q 的关系集合关系结论p⇒q,q⇒pAB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q,q⇒pBA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q⇒pA=Bp 是 q 的充要条件p⇒q,q⇒pAB,BA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方法技巧】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1)一般命题 p 的真假由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辨别;(2)四种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根据:一个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而与它的其他两个命题的真假无此规律;(3)p∨q、p∧q、┐p 命题的真假根据 p,q 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