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礼伴我行 文明有礼伴我行“文明”“有礼”一类字眼在生活中似乎特别常见,不管是政治主张,或是行为习惯,都在引导着我们向“文明有礼”看齐,那么,什么是文明有礼呢?所谓“文明有礼”,它可以在生活中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在遇见长辈时问好,在公交车上让座,可以是文明旅行,也可以是礼待他人。然而,听起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又有几人能做到完全遵守呢?去年暑假,我来到了三清山,原来旅游是件赏心悦目的好事,但作为游客的我们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生气。在乘坐缆车时,我们总能在排队等候区的墙壁上看到“×××到此一游”的字迹,当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无比光荣时,却总会遭到唾弃的眼光与指责的谩骂声。不仅如此,在乘坐时,总有一些人在缆车内随意行走,这种举动,不仅是无视自己的性命,更是把别人的生命推置风口浪尖。一件小小的事情足以说明文明守纪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为了让我们遵守纪律,也有相关人员制定标语,时刻提醒人们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公民。例如,在医院里,为了让病人有合适的休息环境,医院内会贴上“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在厕所里,隔间板上会贴上“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标语,这种标语看起来幽默诙谐,却也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有礼”实际上便是讲礼貌,在我看来,讲礼貌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学校,每次看见老师,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我总会迎上去主动打招呼,这一句小小的问候,长时间日积月累下来,不仅会成为一个好的习惯,也会让老师对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打上招呼,也许一时粗心,便会忽略掉一些人,而这些疏漏,也可能酿成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有一次舅舅来家里看望我们,我正忙着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便没有去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坐了一会儿,他似乎有点闲不住,便故作咳嗽,轻咳了两声,这个暗示的举动再次被我忽略了过去,舅舅似乎对我这个外甥女失望透顶了,与我妈聊天时,试探地问道:“她是不是不认识我?”妈妈听完后十分窘迫,但还是对舅舅说了抱歉,说自己没有教好我。这件事我还是后来与妈妈谈话时才知晓的。听完之后,我有些自责,后来不论对舅舅怎么热情,他都有些冷冰冰的,一下子把我和至亲的舅舅之间的距离拉开了好远。这件事应当全怪我,并不是妈妈没有教好我,世上怎么会有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要问好的呢?同样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再次上升到了家庭之间的关系。 然而,有关于“文明旅行”而引发更大件的事情有很多,许多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