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_第1页
1/4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_第2页
2/4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_第3页
3/4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进展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进展 摘 要: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一直追溯到亚当·斯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者试图将空间要素纳入经济学的主流的分析框架,但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进展。直到 1977 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克服了技术障碍,而保罗·克鲁格曼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经过克鲁格曼等学者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空间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空间经济理论;演进;进展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2-0008-02 一、空间经济学的产生 空间经济学发端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藤田昌久(2025)回忆了空间经济学诞生的过程[1]:保罗·克鲁格曼于1991 年发表了《规模经济和经济地理》(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提出了“核心-边缘”模型这一空间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几乎是与此同时,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维纳布尔斯也开始将空间经济学的模型应用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讨论。1991 年 11月,藤田昌久在波士顿召开的北美地域学会上认识了克鲁格曼,两人于是开始了合作讨论。经过近 5 年的努力,他们三人完成了对空间经济学初始阶段的讨论。1996 年,在东京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们商定将三人的讨论成果整合成一本讨论生院水平的系统的专著。从那一年的 6 月开始,他们通过 3 年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由三人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并于 1999 年出版发行,标志着空间经济学的正式成型。 二、空间经济学溯源 空间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并不长,但在经济学产生的初期,先贤们就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了。亚当·斯密在其1776 年发表的历史性巨著《国富论》中,以及在后来的大卫·李嘉图还有之后的卡尔·马克思都把地理空间和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忽视空间这一客观存在的因素。追根溯源,应该说德国的古典区位理论是空间经济学的源头。德国学者杜能通过自己亲自经营农庄 10 年,来讨论德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并于 1826 年发表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这标志着区位论的开创。在书中,杜能认为货物运输的花费将消耗一部分李嘉图经济租,他还开创了城乡联系讨论的范式,其提出的“杜能圈”成为了区域经济学以及后来的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杜能的开创性的贡献,他被著名的区域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