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迁移《雨点》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 教材简析 《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 2 课,是一首诗歌。全诗四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姿态,并用四个拟人化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来。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的不同样子。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爱阅读”放在(1~2 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实行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爱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4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滴嗒,滴嗒,雨点落下来了。今日,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雨点》。(板书课题:雨点,并读题。) 小朋友,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表现呢?仔细读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了。 【导语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同样给予了雨点以生命,使学生不仅能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小朋友按顺序,看图读有关的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引导学生用“雨点落进 ________”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四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说话。) 4.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