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可行性讨论工作依据1.1.1 可行性讨论工作依据(1)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工业[2025]1072 号《纺织工业“十一五”进展纲要》。(2)《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25.2.4(3)国家产业政策和纺织工业产品结构调整要求。(4)《山东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25-2025(5)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长期进展规划。1.1.2 可行性讨论工作指导思想非织造布,在公元前就己出现。众所周知我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技术的,就是今日湿法非织造技术的基础,在国外,二十世纪初开始了现代非织造技术的讨论,经历了萌芽期、进展期、高速成长期,很快在纺织工业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纺丝成网法、水刺法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非织造布技术进一步得到升华。非织造材料是跨四种柔性材料生产系统的一个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面广、涉及范围宽、超乎想象、无限进展的现代新型材料产业。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类似布结构的材料能像非织造布那样集各种性能于一身,适应如此众多的最终用品的需求。非织造布不仅已在相当多的最终用品中替代了其他材料成为主要市场中的标准材料,而且在许多新产品开发中也作为首选材料。非织造工业以惊人的进展速度被誉为纺织界的“朝阳工业”。水刺缠绕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是利用高压形成的“水针”,使纤维缠结、编织在一起而形成柔软性好、强度高的非织造布。因为使用干净水使纤维缠结,不需要树脂胶合,具有制造简单、环保性好的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民经济飞速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加上人们对水刺在内的非织造布应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目前普遍认为水刺非织造布的市场形势看好。全世界非织造材料年总产量 50 年代末不到 5 万吨,60 年代末迅速增至 25 万吨左右,70 年代末约 65 万吨,80 年代末 120 万吨,1996 年总产量约为 250 万吨,1999 年已经达到 280 万吨,估计2025 年将达到 500 万吨。目前在数量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除北美和欧洲以外第三大非织造布地区。非织造工业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以及替代相当数量的纺织品与针织品。目前非织造材料仅占纺织品市场的 1%~2%。在非织造材料中,用即弃产品占 83%,耐用品仅占 17%,悬殊巨大的比例意味着非织造材料的进展潜力是无限的。1978 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为 3000 多吨;1982 年增至 7000 多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