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kt/a 烧碱及 200kt/a 聚氯乙烯项目预可行性讨论报告(代项目建议书)二○○七年五月1 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企业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名称:160kt/a 烧碱及 200kt/a 聚氯乙烯项目建设单位:企业性质:建设地点:有限公司1.1.2 建设单位简介1.1.3 讨论的主要范围烧碱装置、、聚氯乙烯装置,以及相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取水净水、给排水、总变电所、变配电、自备热电站、化水站、循环水站、空压冷冻站、储运设施、机电仪修理、全厂性仓库、分析化验室、环境监测站、安全卫生机构、消防等)。编制项目总定员、总投资估算,并进行工程的财务分析等。1.1.4 产品方案及规模1)烧碱:16 万吨/年(折 100%NaOH 计)其中:固碱 12 万吨/年(总量的 3/4)50%液碱 8 万吨/年;2)聚氯乙烯 20 万吨/年;1.1.5 热电方案项目的热电供应坚持 “热电联产”、“适度规模”的原则,整合高汽耗的制盐与高电耗的氯碱热电方案,实现盐碱、热电高效率的联产联供,项目将配套建设热电中心。相配套的公用工程:热电站 2×50MW 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2×220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1.6 建设的可行性在大英县有我国最大的盐卤矿之一(储量达 42 亿吨,且易开采),利用当地丰富价廉的盐和水资源,以及优越的区域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采纳先进清洁的工艺技术进展盐化工联产 PVC(电石法),并用电石渣制取高标号的水泥(另立项目建设),可以走出一条符合、适应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聚氯乙烯和高标号水泥进展之路。1.2 讨论结论1.2.1讨论的基本结论1)本项目采纳先进清洁生产工艺,利用当地丰富的盐卤、水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进展盐卤开发—盐化工—PVC 及水泥产业链,充分发挥低成本、低污染及循环经济的优势,生产附加值高、有市场需求的离子膜烧碱、聚氯乙烯产品,以及利用电石渣制高标号水泥,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符合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和产业政策。2)采纳的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消耗低,“三废”排放量少,投产后可以长期稳定、安全、高负荷地生产。3)本项目可享受西部大开发和当地政府等多项优惠政策,区位和资源优势显著,这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必要保证。4)本项目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工作,注意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仔细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本项目建设投资为 165593 万元,建设期利息为 6645 万元(建设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