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1 内容与要求1、1、1 医疗机构应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架构合理,实行三级管理(生物安全委员会为一级管理部门,法人为负责人,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管理职能科室为二级管理部门,各职能科长为负责人;各科室、实验室为三级管理部门,实验室负责人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见附录 2)。1、1、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其中安全要求不能低于国家与地方得相关规定及标准得要求,应建立以下(不限于)管理制度:(1)生物危害评估。(2)实验室人员与项目准入制度。(3)人员培训考核制度。(4)人员健康监护制度。(5)生物安全检查制度(6)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法律规范。(7)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8)实验室安全设施、设备维护制度。(9)实验室菌(毒)种与生物样本等感染性材料安全保管与档案管理制度。(10)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11)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12)实验室生物危险标识使用规定。(13)事件、损害、事故与职业性疾病报告制度。(14)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15)实验活动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16)其她必要得管理性与技术性文件(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制度、生物安全防护设施与用品配备制度等)。1、1、3 各实验室(包括临床检验实验室与讨论实验室)有相应得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就是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得指导性文件。1、1、4 有开展生物安全活动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设施设备维护、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与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2、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2、1 内容与要求2、1、1 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每年至少应开展生物危害评估 1 次,有评估报告并报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审批。2、1、2 根据评估得危害性,制定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每年至少开展 1 次得应急演练。2、2 操作法律规范2、2、1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实验室每年应常规对本实验室进行危害评估 1 次,当遇新得实验活动或评估后发生新情况,应随时进行评估,科室负责人应组织熟悉相关病原微生物特性、实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个体防护设备得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或机构生物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