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试卷(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甘肃二模,28)“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解析:选B“题干中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没有清醒认识到中英的时代差距,故选B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排除A“项;题干中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并结合所学知识,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震惊中国人,排除C项;鸦片战争中清朝较英国军事、政治制度都落后,排除D项。2.(2019届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四市一模,30)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解析:选C“从材料清政府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可知是清政府对于外国使节不能行跪拜礼而耿耿于怀,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清政府对外国使节觐见的态度,没有涉及捍卫国家主权,排除A项;材料中清政府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外国使节不能行跪拜礼,没有涉及清政府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因《天津条约》而不接见外国使节,不能体现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排除D项。3.(2019届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庞大的军政费用靠攻占城市所得到的库存的金银、没收官绅地主的浮财、各地人民的进”“贡等收入来维持,但收入并不稳定。后杨秀清等建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被洪秀全所采纳。这()A.反映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有所改变B.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D.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灵活性解析:选C“”据材料照旧交粮纳税说明是太平天国税收政策的变化而不是政权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可知承认地主土地私有,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由收入并不稳”“”定到照旧交粮纳税表明太平天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政权,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据材料照旧交粮纳税可知是承认土地私有,故D项错误。4.(2019届湖北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考试,29)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B.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解析:选B当时清朝百姓的做法不等同于当时所有中国人对日本缺乏正确认识,排除A项;清朝百姓期望在甲午战争的日军中找到差事说明清朝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及寻求差事的清朝百姓源于自然经济瓦解的农民,排除C项;清朝百姓到日军寻求差事不能说明两者制度间的差异,排除D项。5.(2019届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等六校联合模拟考试,28)梁启超于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从1898年12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