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财务管理速成讲义利润表的基本原则是:“收入-成本=利润”。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有一点明显不同:资产负债表的日期是具体到日的,而利润表的日期仅仅标明月份,这是因为利润表属于时期报表而不是时点报表 秋日的下午,窗外耀眼的阳光、黄澄澄的树叶都映得人满眼的金色。这时,张经理却面带困惑地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上个星期张经理的妻弟来找张经理说他发现目前做爆米花生意很挣钱,想投资做这个生意,请张经理给参谋参谋,算算能赚多少钱。怎样算哪?张经理拿出笔写了起来: 购买爆米花机一台 3000 元,当年购入玉米 2000 元,收入 7000 元,假设年底决定不做这个业务了,将爆米花机转卖得到 1500 元,本年营业税 350 元,所得税 945 元(所得税税率是30%)。张经理的列表计算如下:收入: 7000 元 (1)成本: 5350 元 (2)其中 营业税金 350 元设备: 3000 元原材料: 2000 元营业利润: 1650 元 (1)-(2)营业外收入: 1500 元利润总额: 3150 元所得税: 945 元净利润: 2205 元 通过计算很容易知道这个生意一年可以赚得 2205 元,看到这个结果张经理满意地笑了。 上面这个案例看上去很简单,却体现了利润表的基本原则:“收入-成本=利润”,当然一般的企业要比这个案例复杂的多,但也只是对收入和成本作较细的分类而已。不管多么复杂的企业,其基本计算模式就是上述的公式。 但是常困扰企业经理的一个问题是“没收回的款项也算收入吗”?起码会计人员报上来的数字是这样的,可我的钱毕竟还没收回啊?!有些老板喜欢以实际收到的货款作为收入的金额,这是明显不妥的,为解决这个疑问让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某电脑公司 2000 年销售电脑 10 台,每台售价 10000 元,电脑进价 5000 元,本年的货款全部收回,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这个电脑公司享受免税待遇,不需要交纳任何税款。 2001 年该公司利润计算如下 净利润=10X(10000-5000)=50000 元 每台电脑挣得 5000 元 假设该公司 2001 年销售电脑 20 台,每台售价 10000 元,电脑进价 5000 元,本年的货款收回 100000 元,其余的按照合同需要 2002 年收回,该公司仍享受免税待遇。 按实际收款确认收入 2001 年该公司利润计算如下 净利润=20X(10000-5000)=100000 元 每台电脑挣得 5000 元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问题:销售数量增长一倍,其他因素不变,利润应该自然也增长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