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4、35 页例 2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结合律,有了一定的运算规律的经验,这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直接经验。通过学习,学会了一些归纳、总结的方法,并且学会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本节课突出学习乘法结合律的全过程,安排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灵活运用等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结合律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2. 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过程,体会乘法结合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教学关键 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体会乘法结合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今天是 3 月 12 日,植树节。这一天,四年级的同学去植树,我们再去看看。 多媒体展示:先出示主题图,再出示文字数据信息—— 一共有 25个小组,每组有 2 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 5 棵树,每棵树要浇 2桶水。 师: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桶水?一共有多少棵树?每组要浇多少桶水?等。引导学生先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再讨论这次植树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多媒体展示:主题图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这次植树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请同学们先思考,后计算。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先思考后计算,是希望学生根据情境图的条件解决问题,也希望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反馈交流:25×5×2 或 25×(5×2)】 师:说说这样列式的意思?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其说说算式的含义,赋予算式现实生活的含义,为学生真正理解运算定律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 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大家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初步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发现三个因数是一样的,只是运算顺序不一样,而且这三个因数的乘积是相同的。 2.例举算式,深入探究 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25×5×2=25×(5×2)还仅仅是一个特例,那是不是所有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并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