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网络构建高考透视1.地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考试卷中常常涉及的考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则是高考试卷中的高频考点。2.方法。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区域自然要素特征和人类活动的过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并能运用原理解释地理现象。(2)运用图表、景观图、区域图等提供的综合信息,分析地理环境的不同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3.方向。(1)以某一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为载体,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某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常见考查内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加以考查。(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这部分内容属于高频考点,常以某一区域图、景观图或模式图为背景,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重要考点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表现(1)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① 生产功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②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地理环境整体性应用角度分析方法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总之,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①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②逐步分析该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③分析“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其中,人类活动对某一要素的影响往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应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