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课全面依法治国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科学精神引导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正确认识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具体举措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可识别执法标识,模拟执法活动,参与政府组织的基层环境治理活动,评估严格执法的效果;可以“假如我是执法者”或“我为政府决策提建议”为话题,撰写小论文复习集成块一全面依法治国一体建设 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原则: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2.法治国家(1)内涵:坚持宪法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2)要求:维护宪法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如果没有权威,法治就没有希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均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1]拓展: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补充: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是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并对违反宪法的问题予以纠正,以维护宪法的权威。合宪性审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违宪问题,目的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制度功能是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价值要求的实现。3.法治政府(1)内涵: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