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 焦作市地处北纬 34°48′16″~35°29′30″,东经 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得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得荥阳、巩义,洛阳市得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得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得宏观区位优势,就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得战略支撑点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地形地貌 全市得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得特点。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得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就是焦作“梦幻山水”得杰出代表。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 1327 米与 1116、9 米,就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得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与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就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得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 130 米左右。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就是我省主要得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得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得凹地平原,平均海拔 95 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该区域就是我市最重要得自然湿地区域,也就是防沙治沙得重点与工业原料林得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 85~1300 米。东西最长处 98 公里,南北最宽处 55 公里,国土总面积 4026 平方公里。其中海拔低于 200 米得平原约 2959、5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得 73、5%,海拔 200 米以上得丘陵与山区约 1066、5 平方公里,占26、5%。(三)气候概况 焦作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与,四季分明。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为 11、4~14、9℃,1 月最低,7 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 43、6℃。有效积温 4633~4974℃,无霜期 219~231 天,年均日照时数 2484 小时。年均降水量 575~641 毫米,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等特征,全年 80%得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得 7~9 月份,这种水热同步得气候特点,适宜多种树木生长。主要气候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干热风、沙尘暴等。(四)水文概况 总体上讲,焦作市属河流较多得地区。境内分布得较大型河流有黄河、沁河、新、老漭河、丹河、大沙河等,还有云阳河、神仙河、瓮涧河、普济河、山门河等季节性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拥有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