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讨论和开发立项报告立项的背景,煤矿安全形势及国内国际对煤矿救生舱的安全要求国际国内煤矿井下救生舱的现状煤矿井下可移动救生舱研发主要内容:结构、系统、关键技术和总体要求山东矿机集团的研发和制造实力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投资一、 立项的背景,煤矿安全形势及国内国际对煤矿救生舱的要求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的大格局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达到近 70%。我国的煤炭产量虽然只占世界煤炭产量的 1/3,但是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 4/5。世界每发生 20 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就有 8 起发生在中国,频繁的矿难不仅造成了许多家庭破裂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人本理念成为世界进展潮流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矿山安全保障技术的讨论与开发,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更是时刻遭受矿机灾害危险的煤矿工人的迫切愿望。我国矿井灾难中,瞬间死亡人员比例只有不到 10%,而高达 90%以上的人员伤亡都发生在事故放生后形成的高温、缺氧、毒气弥散等环境。讨论开发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意义重大,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躲避冒顶,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应当有如下的功能:防火、防水、防毒、防爆、防高温、防冒顶、为矿工提供较长时间的生命保障和通讯。目前许多国家都有国家或地方的关于救生舱的法规,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国联邦政府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有关避难舱的最终法案与 2025 年 3 月生效,被公认为全球煤矿救生舱领域最严格的标准,在这一法案中,有许多令人瞩目的规定:提供可供生存 96 小时的可呼吸空气在满员的情况下其表观温度不可超过华氏 95(摄氏 35)度必须具备气密过渡舱位置:距离最近的工作面不超过 305 M最小空间:采高 1.22~1.37 M 时,每个避险的矿工必须占有 1.49 立方米的空间培训:必须对所有矿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从而使每位矿工在事故突发时得以迅速进入救生舱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对山东省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关注,多年来实行实施了许多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规定,对煤矿生产安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对于煤矿井下生产安全保障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及使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