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法人1.1.1.1 项目名称:生物质炭、气、油联产技术项目1.1.1.2 项目法人代表: XXX技术设备安装单位代表: XXX1.1.1.3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XXX建设单位: XXX 有限公司技术设备安装单位:XXX 市秸秆燃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1.1.1.4 项目性质:新建1.1.1.5 项目建设地点: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东和村东南角。1.1.2 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 编制依据1.1.2.1.1 依据 XXX 有限公司 2007 年 10 月 8 日提出的《拟建一条日消耗生物质秸秆 30 吨的生物质炭、气、油联产技术生产线》,需编制可行性讨论讨论报告的资料、数据、文件。1.1.2.1.2 由 XXX 有限公司及焦作市秆燃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厂址场区地形条件状况,以及技术设备资料等其他有关要件。1.1.2.1.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刚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进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利用的朝阳产业。2008 年 3 月 1 日即将出台生效的《黑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中,第二章:开发与推广中第八条,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四章:扶持与保障中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三)等都对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依据及政策保障。1.1.2.2. 编制原则1.1.2.2.1 该项目是以生产生物质燃气经贮罐分散到村民各家各户,供炊事、取暖、粮食烘干及温室大棚加温等,其副产品生物质炭、木焦油、木醋液等畅销产品销售获利。更有效地利用农村废弃秸杆、垃圾等生物质,最大化的消除这些生物质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举三得的好事。1.1.2.2.2 该项目利用国内最先进的成熟、成型秸秆气化技术,把秸秆所含有的能量吃干榨尽,增加了副产品附加值,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1.1.2.2.3 工厂的建筑设计由牡丹江市东发建筑勘察设计所设计,特别加强节能环保,消防安全,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配套设计,充分考虑能源的综合利用,确保生产安全,为此来编写本报告。1.1.2.3 项目提出背景1.1.2.3.1 项目提出背景: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