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草原防火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地区草原防火体系建设项目1.1.2 建设规模:构建*****地区草原防火指挥体系、草原防火监测预报体系和草原火灾扑救体系,主要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建防火隔离带 440 公里,打防火专用井 5 眼,建防火检查站 33 座,了望塔 7 座;2、购进防火机械:消防车 8 辆,拖拉机 4 台,风力灭火机 1210 台,阻热服 490 件,其它防火设备2150 套;3、购置交通工具:巡逻车 9 辆,三轮摩托车 44 辆;4、相应配套通讯设备、办公设施及网络建设。1.1.3 建设期限:2025 年—2025 年1.1.4 建设地点:*****地区库鲁斯台、白杨河、甘家湖、蘑菇湖、博尔呼都克等重点草原防火区域。1.1.5 项目总投资:1823.05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1301 万元,自治区投资 300 万元,地方自筹 222.05 万元。1.1.6 建设单位:*****地区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1.7 项目第一责任人: 陈广明(*****地区行署副专员)1.2 项目背景*****地区作为新疆农牧业资源大区,畜牧业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共有天然草场 10550.77 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 8580.58 万亩。全区草场面积大且分布广,战线长,草原防火工作历来任务重,难度大,是自治区防火重点地区。搞好草原防火工作在我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我区经济建设的进展,对于稳定社会、稳定大局,实现草地永续利用,持续进展,维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顺应时代进展的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地区把畜牧业确定为“十五”期间地区五大支柱产业之首,作为拉动地区国民经济进展的重中之重,为充分挖掘畜牧业资源潜力,进一步加速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确保畜牧业增草增畜可持续进展战略的实现。地区决定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加强天然草场及人工草场的改良保护建设,但是由于*****地区所处的特别地理位置,干旱、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时常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不仅使国家和人民财产蒙受重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地区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进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迅猛进展,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进展两大问题倍受世人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为顺应时代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望,做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再造祖国秀美山川,开发大西北的重要决策。农业部畜牧草原处制定了全国草地生态建设工程计划,为使地区草原防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