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 诺 书我们认真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老师)讨论、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假如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根据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假如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四川理工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陈静 2. 张方丽 3. 唐夕晴 指导老师或指导老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江治杰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认真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3 年 9 月 16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25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 号 专 用 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摘 要本文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问题进行了讨论,采纳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控制变量等方法,建立了通行能力评价、车辆排队等模型,解决了题目中提出的问题。针对问题一,首先,在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等距取 13 个时间点,并对视频 1 进行定点统计,提取出在每个时间点选取道路段的车辆数,再将其换算成标准车当量数,且对缺失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其次,先利用基于跟驰理论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得到了通行能力与车流速度的二次函数关系;再利用在 1965 年提出的速度-密度模型得到了车流速度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