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减”进一步发挥实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质 量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寒假,不少学校主动减少学科 类假期作业,增加了为家人制作美味佳肴、每日运动打卡等个性化作业; 一些地方结合社会力量办起假期托管班,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多 项教育服务,丰富了学生假期生活,也减轻了家长看护压力。可以说, “双减”减去的负担实实在在,为家长的焦虑情绪打开了纾解窗,也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落实“双减”政策,其中一道必答题就是,校外负担减了,校内教 育服务如何做实做强?减负不能减校内教育服务质量,只有让校内教育 服务“质效双增”,才能更好减负。以减少学生作业负担为例,各地学 校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究。有的通过建立作业公示制度、老师试做机制 等方式,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处性作业;有的制定分 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组织作业设计大赛、优质作业展示沟通活动,促 进广阔老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帮助学生高效率巩固知识。通过更加精 细化的工作,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尽可能让学生在 校内学足学好,方能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以结果导向来看,“双减”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更有助于为学生的全面进展撑起一片天。眼下,从培训班、作业堆里解 放出来的孩子们,有机会去体验更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参加更多意 趣盎然的课外实践。从提供配音、演说等个性化作业供自主选择,到邀请书法、音乐、舞蹈等名家进校园,再到组织参加体育锻炼、学农实践, 很多学校顺应“双减”后学生学习内容、时间分配的变化,开展丰富多 彩的课后服务,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育爱好,让更多孩子 在减负 担 的 同 时 增 长 知 识 、 兴 趣 和 能 力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只 有 持 续 做 好“增”的文章,才能不断提高“减”的效果。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提升“双减”效果不能只在校园里寻找方 案,发挥好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的协同力量同样重要。无论是加强校外 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还是完善老师激励制度,解决好课后服务师资、 场地、经费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都需要更精 准的政策配套。与此同时,如何将“走出去”与“请进来”更好结合, 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的 教育养分,也需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