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T 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经皮穿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操作法律规范专家共识(最全版)1 引言肺癌是目前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1L 大多数患者在确诊 时已进入晚期,失去了手术彻底治愈的机会,因此对肺癌做出早期诊断尤 为重要[2]。目前,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已成熟,广泛应用于周围型 肺癌诊断的临床实践中[3 ],但该技术尚存在一定缺陷,如操作过程无法 实时监测、重复的 CT 扫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辐射损伤等[4]。CT 电磁导 航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辅助系统,最早应用于辅助支气管镜对肺部中央型病 灶的诊治[5]。与单纯CT 定位相比,电磁导航系统辅助 CT 引导下肺穿 刺活检可以通过术前准确定位和术中实时导航,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患者 接受的辐射剂量和调针次数,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解决肺部近胸壁外周小 病灶诊断及治疗定位难点的有效手段[6- 8]。同时由于电磁导航系统可以 实时定位针尖位置,并可通过 CT 成像覆盖实时仪器跟踪信息,在操作过 程中提高了技术成功率和猎取有效组织的概率[9 ]。基于以上特性及优点, 电磁导航系统尤为适用于初学者使用练习肺穿刺技术,有助于对低年资医 生的技术培育。已获国家临床应用许可的电磁导航引导下的经胸壁穿刺诊疗定位系 统,包括美国 Veran 公司研发的 IG4 电磁导航系统、EDDA 公司的 IQQA系统和上海精劢医疗公司研发的电磁导航系统。目前,临床经皮肺穿刺诊 断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 Veran 的电磁导航系统[10],后二者主要在外 科手术穿刺引导中应用,此外,还有一些国产电磁导航系统正在进行临床 前相关讨论。但目前国内对于电磁导航系统在经皮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操 作法律规范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指导意见,缺乏相关安全、具体技术操作流程及 管理内容。据此,2025 年 4 月 15 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 疗专委会电磁导航技术专家组发起,启动了电磁导航系统在经皮诊断周围 型肺癌中的操作法律规范的专家共识工作,在充分借鉴《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 检中国专家共识( 2025 版)》[11 ]的基础上更新证据,并汇合多学科专 家意见,结合已开展的临床应用情况,特制定电磁导航系统在经皮诊断周 围型肺癌中的操作法律规范的专家共识,以供参考。2 CT 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经皮穿刺适应证和禁忌证2.1 适应证① 操作人员为肺穿刺技术初学者;②患者胸部 CT 提示恶性需要病理 证实的外周结节(8 mm〈直径<30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