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项目)互换性与标准化章节(项目)总课时4授课内容互换性概述授课课时2授课时间第 1 周第 1 次课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互换性在行业中作用。教学重点本课程学习的要求及目的,互换性的意义教学难点学生懂得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和前提。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演示、组织讨论法教学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织教学、知识点讲解、任务布置、技能训练、学生学习效果测评、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时间分配等)教学资源准备: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 PPT 绪论及相关图片一、组织教学(10 分钟)1 问好,2 登记考勤,3 检查教室卫生及通风情况。二、新课引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世界技能大赛视频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与信心。三、新课讲授(30 分钟)(一)提出学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目的要求:(学生笔记)(1) 掌握有关公差、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术语、定义; (2) 培育公差设计及精度检测的基本能力; (3) 学会查工具书,如手册、标准等。 目的:任何一台机器的设计,除了运动分析、结构设计、强度、刚度计算外,还要进行精度设计。讨论机器的精度时,要处理好机器的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的矛盾。解决的方法是规定合理的公差,并用检测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由此可见,“公差”在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互换性概念(图片演示)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对互换性有直观的认知:组成现代技术装置和日用机电产品的各种零件,如电灯泡、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上的零件、一批规格为 M10-6H 的螺母与 M10-69 螺栓的自由旋合。在现代化生产中,一般应遵守互换性原则。(三)互换性作用:当机器的零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规格的零件更换,即缩短了维修时间,又能保证维修质量,从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并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1)在设计方面,有利于最大限度采纳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件,大大简化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三个方面 (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采纳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学生笔记) (3)在使用、维修方面,可以减少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能连续持久的运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四)公差与检测重点概念: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叫公差。(学生活动:抄写笔记)四、学生讨论(20 分钟)给出自行车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车的什么零件具有互换性,又有哪些没有互换性?为什么?各组派出代表来讲述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