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导学作业(学生版)(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春江花月夜》导学作业【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诗歌脉络,赏析诗歌的景、情、理,提高理解诗歌的能力。2.过程目标:抓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进入诗歌情境。3.情感目标: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学习过程】一、课前作业: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滟滟( ) 霰 ( ) 徘徊( ) 捣衣砧( ) 汀 ( ) 碣石( )2.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异的艺术境界。3. 结构上,此诗既以____ _ ___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__ _ 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4.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有一句是“景、理、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请根据评价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纠错与批注 二、课堂学习:鉴赏探讨1.景物美 (1)采纳了哪些意象?重点写的是哪个意象?运用什么手法?突出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2)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2.哲理美(1)具有哲理意味的几句诗句,采纳了什么意象?良辰美景,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哲学思考? (2)结合“月”这一意象分析,思考哲理部分的这些诗句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3.人情美纠错与批注(1)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诗中哪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最后八句,主要采纳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含义?烘托了什么意境?又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4.名句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些人常常把“生”字错写为“升”,你认为“生”好,还是“升”好,请简要赏析。 四、课后练习:巩固提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问:“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中的“待”字,有的版本作“照”,你觉得作“待”好,还是作“照”好? 3.熟读背诵《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