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_第1页
1/20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_第2页
2/20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_第3页
3/20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法律规范(全文)在循证医学指导原则下,参考国际法律规范并结合我国国情,依据 2025 年中国 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使用经验和新的讨论证据编写了该指导法律规范。推举强度和 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前言随着人老龄化的进程,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死因,存 活患者 75 %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2025 年,卫生部调结果显承,我国 40 岁 以上的脑卒中人超过 10 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缺血性卒中占 80 %, 构成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静脉使用 r-tPA 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但治疗时间窗窄, 仅为 4.5 小时。致使超过时间窗的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另外,对于大血管闭 塞及心源性栓塞所致卒中,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较低,治疗效果欠佳。如颈内 动脉闭塞的再通率小于 10 %,大脑中动脉 M1 段的再通率也不超过 30 %。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进展,血管内治疗显著提了闭塞血管再通 率,延长了治疗时间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和急诊血管成形术。动脉溶栓通过微导管在血栓附近或穿过血栓直接给 予溶栓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药物用量,降低颅内及全身出血风险,但 该方法耗费时向长,有些栓子药物难以溶解。机械取栓和急诊血管成形技术出现相对较晚,其优点包括:避开或减少溶栓 药物的使用,对于大血管闭塞及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具有更的血管再通率,成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治疗手段。适应证与禁忌证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尚未广泛用于临床,仅限于一些设备和技术 人员比较完备的医院或医疗中心,因此缺乏统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目前认为,除治疗时间窗适度放宽外,其病例选择应基本遵循美国神经疾病 与卒中讨论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NINDS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 tPA) 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同时参考由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会 和美国介入放射学会技术评价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 中的讨论标准。综合上述两个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现制定如下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1)年龄在 18-85 岁;(2)前循环:动脉溶栓在发病 6 小时内,机械取栓及血管成形术在发病 8 小时内,后循环:可延长至发病 24 小时内,进展性卒中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