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最全面考试复习题(4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中药炮制学考试复习题名解1、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实行的一项制药技术2、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类药物,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3、饮片狭义—切制成的片、丝、段、块等形饮片状的中药。广义—中医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生产中成药用的中药.包括霜、油、片、丝、段、块4、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炮制药物,以增强药效。 5、看水性:检查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软化程度,即检查药材的吸水量。6、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趁热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液)中浸淬,使之酥脆7、火候: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是药物受热程度、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的综合概念,即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炮制的质量要求。8、炒炭存性:炒炭时只能是药物外部碳化,内部人保留其固有的气味,花、叶全草类药物仍可清楚辨别其原型,且勿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9、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霉变品、虫蛀品及灰屑等,使药物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处理方法。10、中药炮制学专门讨论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进展方向的学科。其他:1 。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约五世纪)《炮炙大法》(明·缪希雍,1622 年)《修事指南》(清·张仲岩,1740 年)2 。中药炮制讨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探讨炮制原理讨论中药减毒、增效、缓和药性及产生新药效的原理等。3 。炮制的历代称谓 : 炮制、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等4 。 a.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那几方面 ?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对升降沉浮的影响;对归经的影响;对中药毒性的影响 b. 炮制对药理化性质产生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 (加热处理,水处理和辅料处理)5 。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三例说明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马钱子——砂烫或油炸,毒性降低。苍耳子——炒后毒性蛋白变性,毒性降低。川乌——生用大毒,多外用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酒炙黄连——缓和寒凉之性。大黄酒炙——缓和峻泻作用熟地甘温——性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