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模型和板块模型一 .“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 (%鼻 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 6(a)、(b). (c)所示.2.建模指导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1) 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推断推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 M 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2) 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左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假如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立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龙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例 1】如图 7 所示,倾角为 37。,长为/=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o=10 nVs,动摩擦因数“=0.5,在传送带顶端 A 处无初速度地释 放一个质量为加=0.5 kg 的勘体.己矢 sin 37o =0 * 6, cos 37°=0.8> g = 10 m/s?•求:(1)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的时间:(2)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的时间.突破训练 1】如图 8 所示,水平传送带长 L=10m,向右匀速 运动的速度%=4m/s,—质量为 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vi=6nVs 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 B 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4, g 取 10 nVs2.求:(1) 物块相对地面对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 物块从 B 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 B 点所用的时间.二.“滑块一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 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b)图 62. 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例 2】如图所示,质量为 M,长度为山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而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加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开始时 木块、木板均静止,某时刻起给木板施加一大小恒为 F 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