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之觉悟——读《吾人最后之觉悟》有感(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伦理之觉悟——最后之觉悟——读《吾人最后之觉悟》有感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为支持袁世凯帝制复辟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面对这股反动逆流,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915 年 9 月 15 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时代造就伟人,作为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仇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法律规范。1926 年,陈独秀在其创办的《新青年》中首卷中发表了《吾最后之觉悟》,总结了在西学东渐的六个过程,提出实现共和,需要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其中,伦理觉悟是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人之生也必有死,固非为死而生,亦未可漠然断之曰为生而生。人之动作必有其的,其生也亦然。洞明此的,斯真吾人最后之觉悟也。”生是偶然的,死是必定的,为何而生?洞明活着是为了什么,是我们最后的觉悟。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学再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凡经一次冲突,国民即受一次觉悟。”,中国人的思想不断受到冲击。几百年来,西学东渐大概分为了七期:第一期在有明之中叶。西教西器初入中国,知道的人极少,唯有徐光启清醒。第二期在清之初世。火器历法,朝野旧儒,群起非之。是为中国新旧相争之始。 第三期在清之中世。鸦片战争后,西洋武力,震惊中土,曾国藩、李鸿章兴起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虽是如此,顽固派实力强大,维护着腐朽的旧制度。第四期在清之末季。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如梦初醒。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力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是仍未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第五期在民国初元。甲午以还,新旧之所争论,康、梁之所提倡,于政治根本问题去之尚远。一部分优秀国民渐生政治根本问题之觉悟,进而为民主共和、君主立宪之讨论。 第六期则今兹之战役也,即新文化运动。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化人心,封建专制制度必将破灭。“今兹之役,可谓为新旧思潮之大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