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心电图快速推断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的流程(全文)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指起源于心房并有规律心房律的心动过速,可 分为局灶性房速和大折返性房速[1]。局灶性房速可能是由于自律性机制、 触发机制和微折返机制所引起。由于局灶性房速是激动由单一兴奋灶呈放 射状、圆形或向心性向外传播,而并不存在电活动跨越整个折返环的情况, 所以在局部最早心房激动部位进行点射频消融可以成功消除房速。局灶性 房速的起源点主要位于心房内一些特别的解剖部位[2,3,4]例如终末嵴、 心房近三尖瓣环和二尖瓣环的部位、冠状窦、肺静脉、上下腔静脉与 右心房的交接处、左右心耳等部位。总的来说,局灶性房速在所有心电图导联上都可以看到由等电位线所 分隔的P 波。但是由于局灶性房速的心房起源部位不同,心房的整体除极 向量不同,导致房速时体表心电图 P 波形态的差异。而通过体表心电图 P 波形态的分析大致可以定位局灶性房速的起源部位,从而对射频消融时术 前准备和靶点的快速标测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回顾了根据 P 波形态定位房 速起源部位的文献,并提出根据体表心电图 P 波形态快速推断房速起源的 流程图。1.左心房(左房)和右心房(右房)房速的推断左房和右房房速的 P 波形态差异是由左、右心房的相对位置关系决定。 解剖学和影像学均已证实,左房位于胸椎的正前方,而右房主要在左房的 前方,仅轻度位于右侧。Tang 等[5]曾提出依据体表心电图 P 波形态鉴别 左房房速和右房房速的流程图(图 1)°V1 和 aVL 导联的 P 波形态最有 助于区分左房房速和右房房速[4,5,6] V1 导联为右胸导联定位于心房的右 前壁,左房的解剖位置处于心脏后部正中,左房房速的激动产生一个向前 的除极向量,即在 V1 导联上为正向 P波。讨论证实 V1 导联的正向 P 波 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4,5,6] aVL 导联定位于左房的高 侧壁,与左房房速激动时产生的除极向量背离,故在 aVL 导联可观察到负 向 P 波。讨论显示 aVL 导联的负向 P 波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高但敏感 性低,aVL 导联的正向或双向 P 波预测右房房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6]。另外,I 导联正向 P 波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高,但极不敏感[5,7。2.心房上部和下部房速的推断根据下壁导联 P 波形态可以区分心房上部和下部起源的房速[5,7,8,9。] II、III 和 aVF 导联的 P 波为正向,提示房速起源于心房的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