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事思维讨论的思考 摘 要:军事思维也是军事实践活动,是发生在军事实践过程中的系统的、连贯的思维体系,是军事实践活动领域中的矛盾运动一以贯之于体系化的军事思维之中。在军事思维的讨论中,关键在于从军事思维与军事活动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军事思维和军事思维学的讨论领域,探讨当代思维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进展、智能化武器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改变战场环境、战争样式和战争进程等给军事思维讨论提出的新的课题,揭示军事思维进展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军事思维;军事实践;新军事革命 什么是军事思维?什么是军事思维学?军事思维与军事活动相关联,受军事活动规律的制约,关注军事价值、影响、后果,等。军事思维学是以军事思维为讨论对象的学科,它讨论军事思维与军事实践的联系,揭示军事思维存在的实践基础。毕文波教授在《军事思维学论纲》和《军事思维讨论述论》等着作和文章中已经对这个范畴作出了比较科学的界定。军事思维学是讨论军人思维的一门科学,是军人思维发生进展的一门科学。“军事思维学讨论的是军人在服役过程中,特别是在战争条件下的思维机制及其规律。”[1](P2)在思考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个定义的科学内涵的过程中,使我受到了一些启示: 思考之一:要从军事思维与军事活动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军事思维和军事思维学的讨论领域。“军事思维理论的进展是同军事实践紧密相联的,有什么样的军事实践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思维,因而也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思维理论。” (P2)“军事思维的历史与战争的历史同样悠久”。军事思维学是“军事理论观点的系统化”(P27)。这些论断告诉我们:一是要把军事思维学的讨论领域确立在“军人的思维活动”上,以考察军人思维的机制及其规律。二是讨论军事思维学要同军事实践本身,同军事实践的进展联系起来。由此可见,军事思维学从这两层意义上获得了它的质的规定性。因为假如没有这个限定,就会泛化讨论对象,把握不到军事思维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当然也就把握不到军事思维的规律,使讨论失去意义。所以,军事思维也是军事实践活动,是发生在军事实践过程中的系统的、连贯的思维体系,是军事实践活动领域中的矛盾运动一以贯之于体系化的军事思维之中。因此,我们在军事思维学的讨论中,在讨论资料的选择上,应当注意区分以下几种现象:一是人们在其它领域中运用军事理论所产生的一些思维形式或思维成果,比如有的人把《孙子兵法》运用于商战、把三十六计运用于一般的社交活动,等等;二是人们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