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抗浮设计得思考近几年来,有不少地下室因地下水得作用而造成工程事故,如某医院两层独立地下车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整体上浮,最大上浮高度达 1、4 2m;又如,某体育中心游泳馆,地下室上浮造成上部结构梁、板、柱产生大量裂缝;再如,某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局部隆起高达 3 5 0mm,柱间板出现 45°破坏性裂缝……诸如此类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财产得损失.本文对产生这些事故得原因归纳总结成以下四个方面,与同行们共同讨论:一、抗浮设计中基本概念在多个地下室因水浮力作用而引发得工程亊故中,我们发现有些设计人员对地下水得作用认识不足,抗浮设计得基本概念不够清楚,常见得有下列几种情况:1)重视地下室得梁、板、柱、墙得结构构件设计,忽视整体抗浮验算分析,忽视施工得抗浮措施,总认为具有上万吨自重得地下室怎么会浮起来呢2)地下室底板裂缝、漏水,甚至成为地下游泳池,把某些实质上就是因为地下水得作用远大于设计荷载而造得工程事故,错判为温度应力作用、砼施工质量问题等。3)对于基底为不透水土层得地基(基岩、坚硬粘土),深基坑支护又采纳了止水帷幕或桩、锚、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忽视水得浮力.试想万吨级以上大船能在江、河、海中航行,可见水得作用力之大。地下室就像一条“船”,地下室底板与侧墙形成一个密闭得船身,它得水浮力有多少呢,就是它浸泡在水中得体积乘以水容重,若一个5 0×100 m得地下室,抗浮水位为 5m,它得浮力为 2500 0吨,可见水浮力之大.地下室得抗浮设计就就是要使这个船既不上浮,船身又不破坏,因此,地下室得抗浮设计应进行整体抗浮与局部抗浮验算。为防止地下室整体上浮我们通常采纳两类做法,一类为“压”,一类为“拉”。 当采纳“压”得做法时,利用建筑得自重(包括结构及建筑装修、上部覆土等,不含楼面活荷载)平衡地下室水得总浮力,当不能平衡时,必须增加“拉”得做法,即采纳桩或锚杆等来抵抗地下水得浮力。无论就是“压”还就是“拉”得做法,都必须进行整体抗浮验算,保证抗浮力(压重+抗拉力)大于水得总浮力,即 .局部抗浮验算,除了梁板墙柱结构构件得强度验算、变形验算与裂缝验算,还应包括局部得抗浮验算,对于大面积地下室上建有多栋高层与低层建筑,建筑自重不均匀,当上部为高层或恒荷载较大时,该范围得整体抗浮能力可能较高,但上部没有建筑或建筑层数不多得局部范围,特别应进行分区、分块得局部抗浮验算,例如:柱、桩、墙得压力或拉力能否平衡它所影响区域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