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和土地》 说课稿一、说教材《三黑和土地》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写出三黑得到土地后,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的情感。认真地侍弄土地:仔细地翻地,来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简直像一张柔软的床。非常适合种子在上面生长。第二部分介绍三黑把荞麦种子播种到地里,看到麦苗的良好长势,听到地里的蝈蝈叫,想起心酸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展望未来,向往美好的生活。二、说目标1.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2.重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重获土地的喜悦。(2)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三、说教法自主朗读感悟法: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课时一分为 5 个环节:(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1.每个人都有非常喜欢和珍爱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农民三黑,看看他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板 书课题:三黑和土地)2.苏金伞介,学生初步了解。苏金伞(1906- 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 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194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初读,解决字词。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2.出示词语。旱天 恨不得 土疙瘩 顺溜 松散 麦籽 白霎霎 荞麦 耙地 痒抓抓 蹚坏 闺女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B.读懂文意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