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 光【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2.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今天,我们同作家王愿坚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动人故事。(板书课文题目:灯光)2.介绍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 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曾任报社编辑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电影编剧之一。【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灯光导入课文,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简介作者经历,为学习革命题材的课文作铺垫。板块二 自读课文,梳理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预设:课文主要讲战斗前郝副营长划火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书,战斗中点燃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却因此英勇牺牲的事。3.梳理顺序。(1)引导:这是一篇写往事的回忆性文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预设:现实(1~2)→回忆(3~11)→现实(12)(2)浏览课文,说说作者的回忆是以什么为线索的。预设:整篇课文以“灯光”为线索来写,以“灯光”引起回忆,再回到“灯光”,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首尾呼应。(3)文中哪句话反复出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确:“多好啊!”这句话也是这篇回忆性文章的线索。4.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章中写到“灯光”和“火光”的句子。(交流反馈:天安门广场上温暖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设计意图】文本的阅读,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尤其是略读课文,要让学生第一时间去直面文本。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寻找文章的线索,概括主要内容,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板块三 研读“灯光”,感悟深意1.自读思考:读一读课文中描写“灯光”和“火光”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灯光”和“火光”的?2.研读:书上插图中的灯光。(1)指导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