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4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青山不老 教案

(24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青山不老  教案_第1页
1/4
(24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青山不老  教案_第2页
2/4
(24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青山不老  教案_第3页
3/4
20* 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教学重难点】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我们祖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这节课我们跟随记者梁衡,去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梳理问题:为什么说“青山不老”?我们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设计意图】教师以谈话的形式设置悬念,导入课题,引发阅读期待。接着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梳理核心问题引导阅读,体现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板块二 初识老人,了解故事1.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填写信息表。课件出示:人物老人年龄:81 岁外貌特征:瘦小、手端一杆旱烟袋、拄着拐杖生活地区:中国晋西北主要事迹在中国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资助村民3.借助卡片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预设: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4.小结:本文可采用“人物+事件+关键词”的方式来概括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采用人物信息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又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板块三 聚焦“环境”,感受“奇迹”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__”画出相关句子。·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用“ ”画出相关语句。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思考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应重点关注哪些语段。3.引导交流: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奇迹)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1)思考:读着这段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学生交流对数字的理解)(2)联系生活比较: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 350 多个操场那么大。(3)指导朗读: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的艰苦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苍翠。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4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青山不老 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