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三黑和土地【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土地改革运动,了解作者;准备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了解背景1.谈话: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三黑和土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背景资料,教师指名读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大部分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得不租佃地主的土地,被地主剥削,过着卑微的生活;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土地改革运动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和希望。3.简介作者。课件出示: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地层下》《窗外》《入伍》等。【设计意图】这首诗所讲的事情发生的年代距离现在较远,学生难以理解。课前让学生自行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堂交流背景资料,简要了解诗人,为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板块二 初读诗歌,把握大意1.学生自读诗歌。(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①每小节写了什么?②全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读准字音。出示句子,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读音。课件出示:·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荞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3.理解词语。引导: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打完场:指从庄稼收割之后再到脱壳的整个过程。公粮:指农民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现已取消农业税,不再缴纳公粮。地主:本文指占有土地不劳动,依靠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4.整体感知。(1)提问:全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它们分别写了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明确:诗歌第一部分(第 1~3 节)从总体上写了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第二部分(第 4~15 节)写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后的欣喜之情。(3)提问: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请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件事。(4)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