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学习古诗词的方法。2.能通过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3.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4.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教学重难点】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学习古诗词的方法。2.能通过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学习古诗词的方法。2.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平台——梳理理解古诗词的方法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古诗。依次出示课文插图,学生齐背《浪淘沙》(其一)和《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课件相机出示诗句)2.对照古诗,交流学法。(1)引导: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习古诗,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3)全班交流,分享经验。预设:①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的字词。②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③ 看课文插图理解诗意。……(4)教师总结,相机板书。(板书:借助注释想象画面……)3.阅读“交流平台”,梳理学法。(1)引导: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学习小伙伴是怎么学习古诗的。(2)课件出示课本第 95 页“交流平台”内容,播放同步录音。(3)指名交流。① 课件出示要点。课件出示:·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体会。·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② 学生齐读。4.课堂练习,运用学法。(1)出示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的道路上。三衢为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① 学生自由读诗。② 引导:诗题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③ 点拨:从“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时一样浓密,路边绿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④ 提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2)出示古诗《元日》。课件出示: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① 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元日》的意思。② 学生交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