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 提要:本文旨在讨论老年协会在农村获得较高自主性和行动力的原因。作者认为,地方政府对社团组织的选择性管理为老年协会自主性的获得提供了进展空间,而老年协会连带性吸纳功能增强了它在农村的权威及其在集体行动中的动员能力。地方政府虽然容易转变管理老年协会的动机,从“维稳”的目标出发加强对老年协会的管理,但老年协会连带性吸纳的功能却难以在福利供给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被削弱,因而相应的规管难以在短期内奏效。 关键词:老年协会;选择性管理;连带性吸纳 近年来,中国各种有组织的志愿活动大量涌现,社团组织在社会各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社团的进展构成了萨勒门所谓的“全球社团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团组织在中国的进展并不平衡,有些组织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和较强的行动力,如本文讨论的农村老年协会在部分省份已成为乡村社区中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而同属农村群众组织的妇代会、共青团、治保会等却组织涣散,功能日益萎缩。学者对中国社团组织的经验讨论,或集中于经济领域的组织,如个体户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主协会以及工商联等;或紧跟西方新社会运动的潮流,对环保 NGOs、妇联、反艾滋病组织等抱以较大的热情。老年协会遍布中国各地,在福利供给不足的农村社会,作用尤为显着。另外,老年协会近年来在农村组织化抗争中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在农村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一席,这些变化将推动乡村权力结构向新的格局进展,进而影响农村社区政治与日常生活的展开。可以说,组织化了的老年人在农村社会中日渐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银色力量。但遗憾的是,学界至今尚不多见专门讨论基层老年协会的论文与专着。 本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狂飙突进的进程中,本易被边缘化的老年人,其组织何以能够获得广泛纵深的进展?在农村社会众多群众组织中,又为何是老年协会的自主性与行动力不断充实,并在一些集体行动中作用显着?地方政府如何回应老年协会的增权及其产生的后果?地方政府介入的结果如何?我们认为,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农村社团组织的进展及其影响。在本文中,我们运用政府公开的档案文件、媒体的相关报道、一手的田野观察和其他学者的讨论成果,主要以浙江省农村老年协会的进展为例,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对社团组织的选择性管理为老年协会自主性的获得提供了进展空间,而老年协会连带性吸纳的功能增强了它在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