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如何加强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农电企业管理者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作为县级农电局这样一个具备独立法人实体的基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该如何定位,怎样才能确保安全有序生产的长治久安?有人说安全生产就是把人管好,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严格去执行就可以了。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把安全生产分解成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去考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就会提升呢?并不尽然,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文关怀,真正从员工利益出发,凡事想员工之所想,员工的利益就是企业的利益,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从而把安全生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行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要打牢人是安全生产诸多不安全因素中最为不确定的因素之一,是最难把握和控制的,这一因素决定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加强班组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这一基础必须打牢夯实。基层班组是农电企业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者,从一定程度来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代表了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那么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同样也代表了一个班组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也可以理解为有什么样的班组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队伍,那么班组长的任用和选拔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那些思想素养好,技术过得硬的优秀人才,选派到班组长的岗位上来。只有班组长的安全思想意识提高了,班组的整体管理水平才会得到提升。所以,班组长的选拔和任用是确保安全有序生产的第一道关口。提高全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和员工的整体素养是当前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当务之急,企业需要的是不断提高的学习型员工。那么每月 2 次的安全活动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思想意识的好方法。而每月两期的培训更是一个循序渐进提高员工素养的好途径。每月 2 次的安全活动,是一个最好的总结本周安全生产的情况,布置下周具体工作的好方法,可以对本周的安全形势进行及时的分析,对存在的不安全倾向及时给予纠正,员工也可以对本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施工工艺和方法提出补充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个别班组在安全活动的开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对安全活动的理解过于简单、片面,安全活动只是停留在读读通报、简报,没有根据季节性工作的特点及时的调整活动内容,开展反事故演习和实行反事故措施,员工对这项工作不理解,发言少,发言难,没有积极主动地发挥出员工对这项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存在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