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_第1页
1/9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_第2页
2/9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_第3页
3/9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某印染企业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年印染织物约 5×107m。生产工艺主要有前处理(包括退浆、煮炼、漂白等工序)、染色和整理工序等,企业排放的废水主要包括染色、水洗、丝光、碱减量和退煮漂(退浆、煮炼、漂白)废水等。该企业已建有处理能力为 3000 m3/d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采纳混合处理模式,总投资约 2400 万元。该企业地处西部,所处区域生态环境容量较小且生态环境脆弱,出水水质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25)表 3 间接排放标准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25)限值要求,这些标准较东部同类型企业排放标准更加严格。多年运转过程当中,由于产能扩大和设备老化等原因,存在出水 COD 和锑难以稳定达标,且再生水处理系统膜易堵塞、产水率低和能耗偏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保证出水稳定达标,提高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到 40%,启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改建工程。01 原有工程概况由于企业印染工序繁多,企业排放的工艺废水种类和水质也多种多样。原有工程将染色、水洗、丝光、碱减量和退煮漂废水混合后,采纳混凝沉淀- UASB-生物接触氧化-气浮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转中存在以下问题:(1)碱减量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对生化系统造成冲击,导致系统微生物活性变差,系统最终出水 COD 不能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25)表 3 间接排放标准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25)限值要求,对下游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产生了影响;(2)采纳 PAC 进行混凝处理,系统出水锑浓度超标;(3)UASB 池处理效果不理想,出水波动大,对好氧处理单元出水水质影响大;(4)高 COD 和高盐二级出水进入再生处理系统,易导致膜堵塞,降低再生系统产水率。02 改造工程设计2.1 设计水质对企业多种工艺废水进行采样分析,不同工序排水水质变化较大,因此选取典型值作为进水指标。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 1。2.2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比选2.2.1 处理模式比选印染废水通常具备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目前印染废水多采纳混合处理模式。混合模式的优点是具备规模效应,一次性投资省。但是该处理方式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将高 COD工艺废水和低 COD 废水混合处理会使得系统的 COD 负荷增高,后续再生回用处理成本高、回用率低。总体而言,印染废水混合后处理往往会导致印染企业二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模式及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