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 年修订版)要点【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曲霉过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 表现为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该病并不 少见,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不一,且需要特别的实验室检 查,临床上存在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法律规范等情况。为了提高 ABP 的诊断和 治疗水平,推动相关领域的临床讨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有关专家于 2025 年制定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第一 版共识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对于提高 ABPA 的诊治水平发挥 了作用。近 5 年来有关 ABPA 的讨论和诊治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 包括对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对诊断标准的探讨,以及有关糖皮质激素、抗 真菌药物和生物制剂治疗的讨论证据;专家组在充分掌握上述新进展的基 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共识进行了修订。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烟曲霉过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 疾病,表现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 气管扩张。该病并不少见,但临床上常被误诊或漏诊;而早期诊断、及时 给予恰当治疗,可控制病情,防止不可逆性支气管肺部损害的发生。事实 上,其他真菌也可引起与 ABPA 相似的表现,统称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 (ABPM )。近年来,针对因气道内真菌定植诱导的 IgE 相关的嗜酸性粒细 胞肺部浸润性疾病,有人提出了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疾病概念,即变应性真菌性气道疾病(AFAD ),其中包 ABPA/ABPM、真菌致敏性重症哮喘(SAFS)等。多年来,ABPA 逐步引起我国临床医师的重视,病例资料不断见诸报道, 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不一,且需要特别的实验室检查,临 床上存在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法律规范等情况。一、发病机制ABPA 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相关讨论涉及个体易感性、病原特 点及病原-宿主相互作用几个方面。二、临床表现ABPA 较常发生于哮喘患者,讨论显示 ABPA 在哮喘中所占比例为 1.0%〜3.5%。此外,ABPA 还可发生于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例如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等。ABPA 常表现为控制不佳的哮喘、中央性支气管扩张或肺部反复感染。值 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可无典型的哮喘样症状。由于临床对该病认识不足, 易被漏诊或误诊,往往进展至晚期出现不可逆性结构改变才得以确诊。与其他过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