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站电气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第一节 技术交底1.危害识别⑴ 交底对象不全,交底内容不清时,存在着盲目施工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危险。2.削减措施⑴ 开工之前,仔细拟定安全、质量、技术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宣读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及其注意事项,被交底人应签字。第二节 材料准备1.危害识别⑴ 运输时所装物件超宽、超长或超高等造成碰挂及交通事故。⑵ 装卸、搬运材料时可能造成设备倾倒、触电、挤压等人身损害。⑶ 材料验收不仔细,以次充好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2.削减措施⑴ 设备超宽、超长或超高时,应编制大件拉运专项方案,到地方公安交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在运输时实行可靠的安全措施。⑵ 在装卸、搬运材料时明确装卸区域内架空线路、场地设施情况,场地平坦,以免发生触电、挤压等事故。⑶ 材料必须按设计及标准进行验收,做好验收记录。第三节 保护管预埋1.危害识别⑴ 开槽机等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裸露或外壳绝缘差,容易造成人身触电。⑵ 高处作业时,梯子不稳或监护不到位易发生坠落事故。⑶ 预埋导线、管件损伤而产生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隐患。2.削减措施⑴ 开槽凿洞时应检查所用的电动工具电源线和外壳绝缘情况,性能完好,防止漏电伤人。⑵ 高处作业梯子要稳固且有人监护。⑶ 因施工导致预埋导线、管件破损后快速进行处理,消除质量隐患。第四节 基础槽钢预埋1.危害识别⑴ 电焊机外壳未接地,电源线及焊把线破损裸露,容易造成人身触电。⑵ 作业周围存在易燃易爆品,发生火灾。⑶ 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电焊弧光灼伤眼睛,清理焊渣时,飞溅伤眼、焊渣灼伤皮肤。2.削减措施⑴ 作业前,检查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接地可靠并及时绝缘包扎、更换破损的电源线及焊把线。⑵ 在作业周围放置灭火器,清除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发生。⑶ 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防止飞溅的焊渣伤及皮肤和眼睛。第五节 接地沟开挖1.危害识别⑴ 开挖时因人员距离太近,未戴安全帽、穿劳保鞋,存在施工工具伤人的危险。⑵ 地下情况勘查不清,盲目施工,挖断带电电缆、光缆等,造成触电等事故。2.削减措施⑴ 开挖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劳保穿戴整齐,人员和使用的锹、镐等工具,应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⑵ 开挖前,应办理破土作业许可证,确认地下设施,以免损伤电缆或其他隐蔽物。第六节 防雷接地装置系统安装1.危害识别⑴ 电焊机电源线及焊把线破损裸露,外壳未接地,造成人身触电。⑵ 作业周围存在易燃易爆品,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