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备课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多数同学而言,所谓数学预习,就是浏览教材内容,对教材有初步印象,这样的预习显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笔者尝试指导同学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让同学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椭圆,用一两个词写上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作为中央主题,然后从中央主题出发向外画分支(分支多少视内容而定),将每一小节的关键词填到主分支线上,当主分支线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重复上述操作。在绘制草稿图形时,同学的大脑处于快速思索的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例如,在各分支上用彩色笔标注上"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也可以使用"'、"'、"?'等符号来标记。如图 1 所示即为同学预习实数时的一幅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同学明确目标,在阅读时能够集中精神,在短时间内把握住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标记的使用能让同学在听课时有的放矢,提升听课效果。另外,通过检查同学的思维导图,〔老师〕能够迅速找到同学对该内容的思维障碍点,确定重点与难点,使讲课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图 1 所示,老师可以明确同学对无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存在盲点,如何将无理数准确地表示在数轴上,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这些都是老师在教学中要突破的。 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提倡与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沟通,合作进展。 老师要选择一个任务可以分解,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活动开始前明确目标,并对任务进行详尽的描述。在小组学习中,成员首先自由发挥,根据任务要求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画出主干和基本框架,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比较优劣,在已有的分支上添加新的内容或者从已有的分支想到新的分支,选代表将讨论结果绘制成一幅联合思维导图,最终完成任务。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合作学习表面上热喧闹闹,实质上糊里糊涂,不能取得实质进展的面貌。独立完成思维导图,让每个成员依据自己的水平与能力,踏实地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记录观点;在组长组织下有序讨论,每个成员看到了别人的思维过程;老师也可以对讨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引导,通过沟通、对比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