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腹部解剖一、腹前壁 (一)脐脐部是腹壁最薄之处,由外到内依次为皮肤、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后鞘及腹膜,各层连接紧密。无皮下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术后较少形成皮肤瘢痕;且因血管分布少,术后穿刺孔出血的机会也少。因而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时最理想的穿刺进镜处。脐的位置和形态可因年龄、体态、胖瘦程度和腹肌张力等情况而有所变化,通过脐部可以帮助推断腹壁、腹腔及腹后壁一些重要脏器和血管的大体位置。通常情况下,脐的左下方正对腹主动脉分叉处和下腔静脉,脐部左下方 lcm 斜向外至腹股沟中点作一连线,此线的上 l/3 代表髂总动脉的体表投影,下 2/3 代表髂外动脉的体表投影。脐部穿刺时,应从中线斜向盆腔方向,以 80°~85°进针,不要偏向左下方,这样可避开插入腹膜间隙损伤腹膜后血管 (图1、2)。 图 1 图 2(二)浅层血管 腹部的浅筋膜较厚,由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腹前壁下半部有两条较大的浅动脉,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静脉与浅动脉伴行(图 3、4)。图 3 图 4 1.腹壁浅动脉 起于股动脉,外径约 lmm,多数分为内、外两支,其体表投影为:腹股沟中点 (即股动脉的起点)下方 2.5cm 处向上作一垂直线,线的内侧为浅动脉的内侧支线的外侧为外侧支。 2.旋髂浅动脉 起自于股动脉的外侧壁,其体表投影为: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5cm 处向髂前上棘作一连线,此线的上、下 lcm 范围为该动脉的体表投影区。 3.浅静脉较丰富,彼此吻合成网,尤以脐区更丰富,形成脐周围静脉网。 腹腔镜手术时,在腹腔镜直视下,避开腹壁浅层血管,在无血管区域穿刺 Trocar,可避开穿刺孔出血或血肿形成。(三)深层血管与腹腔镜手术有关的腹前壁下部深层的血管主要是腹壁下动脉及伴行的静脉,旋髂深动脉及伴行的静脉。 1.腹壁下动脉(图 5~7) 起源于髂外动脉,其起点位置在腹股沟韧带稍上方,行于腹横筋膜和壁腹膜之间,穿过腹横筋膜,进入腹直肌与腹直肌后鞘之间,与腹壁上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肋下动脉的终末支吻合,并分支供应腹直肌。腹壁下动脉重要的分支是耻骨支,耻骨支又发出一条闭孔支,与闭孔动脉的耻骨支吻合。另外分出子宫圆韧带动脉,伴随子宫圆韧带行经腹股沟管,分布于大阴唇。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可用腹股沟韧带内、中 l/3 交点到脐的连线来表示。腹壁下静脉与动脉伴行。其血液回流经髂外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在腹腔镜手术时,腹腔镜的辅助穿刺套管针有可能会伤及此血管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