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共育机制为落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联系工作,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 教育工作,特制定如下家校联系机制。一、目的:1、沟通意见:增进学校与家庭间相互了解与合作,使学校教育与家 庭教育密切配合,提升教育效能。2、培育感情: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增进老师与家长的亲睦感, 联系师生情感,促进家长、学生、老师间的合作。3、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生活情形,作为辅导学生的参考。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与家庭教育的情形。4、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正确认知与行为。指导学生家庭开展家庭教育 工作指导学生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二、实施内容:1. 学校涉及学生学业负担、资料征订、收费等相关事务的实施征求家 长意见,开展相关活动、安全教育等用书面形式通知家长,做到一事 一议,有传必达,避开遗漏。2. 学校教导处定期组织好各年级的教育开放活动日,让家长参加学校 教育教学改革,使家长能真实地了解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子女 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3. 学校将以校讯通为平台,及时以短信形式与家长就学生的实际问题 进行沟通。4. 学校设立校长信箱,扩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评议权、监督 权。5. 开办家长学校,发挥主渠道作用,做到家长学校组织健全,职责明 确,重视教学过程,讲究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中 的指导作用。6.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手段,要求老师平常通过家访、电话访问等 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势态。7. 学校德育处把家校联系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及老师日常工作 考核,使家校联系活动定质定量,真正落实到实处。三、家访的形式、范围、内容与要求:1、家访的形式:上门家访:老师利用假期、课余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 长沟通,相互了解情况。家长来访:家长主动到学校或老师家长访问,沟通学生学习与思想品 德的进展。通知家长来访:因某件事情,而山学校或有关老师通知家长到学校, 相互沟通处理。电话访问:老师通过电话的形式,与家长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沟通。2、家访的分类:常规家访: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在学期中及寒暑假期间,对所有学生有 计划地上门访问,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重点家访: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班内特别类型的学生进行重点家访, 增加家访的次数,努力帮助特别类型家庭的学生解决在教育方面存在 的问题。特别类型学生包括:贫困家庭学生、行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