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探

对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探_第1页
1/6
对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探_第2页
2/6
对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探_第3页
3/6
对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探对抗车辙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浅探结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改性沥青混合料后场生产 拌制和现场摊铺的施工过程控制进行了探讨。SBS 改性沥青 混合料具有很好的抗车辙能力,而且其弹性和韧性也提高了 路面的抗疲劳能力,特别是在大流量、重载严重的公路上具 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可减少路面的永久变形。1 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1.1 确定矿料级配范围目前有些工程单位往往根据其工程所在地的气候、交 通条件等,对现行法律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进行调整,自行 确定设计级配范围,但其上下限差值必须小于法律规范级配范围 的差值。对冬季温度较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 非重载路段,应在保证抗车辙能力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提高 低温抗裂性能,适当增大 4.75mm 及 2.36mm 的通过率,选用 较小的设计空隙率。当采纳密级配混合料时,宜选用细型密 级配沥青混合料。对夏季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冬季又十分寒冷,年 温差特别大,又属于重载路段的工程,高温要求和低温要求 发生矛盾时,应以提高其高温抗车辙能力为主,兼顾低温抗 裂性能的需要,在减少 4.75mm 及 2.36mm 的通过率的同时, 适当增加0.075mm 的通过率,使其级配范围成 S 型,并取中 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对潮湿区、湿润区等雨水、冰 雪融化对路面有严重威胁的地区,在考虑抗车辙能力的同时 还应重视密水性的需要,防止水损害破坏,宜适当减小设计 空隙率,但应保持良好的雨天抗滑性能。对于旱地区,受水 的影响很小,对密水性及抗滑性能的要求可放宽。1.2 对于路面不同层位的考虑表面层应综合考虑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滑的 需要。中面层应重点考虑抗车辙能力。底面层重点考虑抗疲劳开裂性能、密水性等。1.3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或油石比)根据沥青用量与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绘制曲线:当相应 于试验的沥青用量范围能出现密度及稳定度峰值时,求取密 度、稳定度、空隙率范围中值的沥青用量,取三者的平均值 为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为 OAC1。当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没有使密度及稳定度曲线出 现峰值,但涵盖设计空隙率全部范围时,以空隙率中值或目 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作为 OAC1。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 OACmin〜OACmax,的中值为 OAC2。根据实线经验和公路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最佳 沥青用量,通常情况下取 OAC1 及 OAC2 的中值作为最佳沥青 用量OAC。对粉胶比(C=P0.075/Pa)宜在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