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二年级美术下册《节节虫》,属于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 “设计·应用”领域的一节课。本课是让学生在欣赏、观察和分析节节虫的外形的基础上,了解节节虫的重复排列特点,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技法,大胆创新,设计、制作既精致又富有想象力的节节虫。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充分感受到美术设计和制作带来的乐趣。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节节虫在造型上重复的特点,了解节节虫的身体结构,启发学生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或废旧物,学习多种基本设计制作方法,制造出一条具有重复排列的、新颖有趣的节节虫作品。技能:培育初步设计意识,掌握剪、折、穿、贴、卷、系、等基本制作技能,形成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节节虫的外形特点和结构;通过收集、分析、沟通等活动,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通过体验触摸、拆分结构、老师演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法,了解基本制作方法;通过表演、展示、沟通进行课堂评价。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热爱、关注生活的情感,培育善于发现和用艺术美化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设计活动的兴趣,享受设计活动的欢乐。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共三个版面。教材第 12 页用大图呈现了七件用不同材料和技法设计制作而成的节节虫作品。图片和本页上方的文字提示主要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不同材质、不同外形的节节虫作品,感受节节虫重复排列的节奏美感。教材精心选择了用一次性纸杯、纸筒、废旧餐具等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材料的丰富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感受不同作品的效果。教材第 13 页内容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对基本制作步骤、方法的学习探究。本页在“说一说、想一想“栏目中出示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节节虫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运用,观察、学习基本的设计制作方法,了解头尾连接的制作难点。本页还出示了一组用彩纸通过卷、粘、剪、穿连等方法制作节节虫的步骤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这组图片,了解卷、粘、剪、穿连等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识图了解这一制作方法,老师也可以结合视频、示范等方法展示其他的技巧,以丰富学生的制作方法。版面下方还呈现了两幅头尾连接的制作结构图,目的是便于学生观察节节虫如何连接与固定头尾部分这一制作难点。教材第 14 页旨在提示艺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