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安全技术交底1 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木 板 ( 厚 度 为 20 〜 50mm ) 、 定 型 组 合 钢 模 板 ( 长 度 为6、750、9、12、15mm,宽度为 1、150、2、250、3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 形卡、L形插销、3 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 号〜14 号)、隔离剂等。打眼电钻、搬手、钳子。2.2 作业条件弹好墙身+50cm 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洁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洁净。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纳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 1m 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 ei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 30cm 开始,每隔 1m 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纳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根部应留置清扫。圈梁模板:圈梁模板可采纳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弹线找平。圈梁模板采纳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纳组合钢模板,上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 开始留洞,间距 50cm 左右。板缝模板:板缝宽度为 4cm,可用 50mmx50mm 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 4cm 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 5〜10mm 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板缝模板...